从大城市来到深山里 他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承诺

2025-02-13 13:05:26  来源:排行热搜榜.中国
分享到:

君亚妮

现年37岁的杨豪,是陕西交控宝鸡分公司天台山隧道管理中心一名消防班长,从2007年12月至今,他把人生最美好的17年献给了消防事业。17年来,他和全国近20多万消防员一道,用负重前行换来了人民群众的岁月静好。

他曾是一名武警上海消防战士,五年的军旅生涯,锻造了他刚毅的品格、高尚的情操、不屈不挠和永不服输的精神。在部队期间,他先后荣获嘉奖1次、优秀士兵1次,荣立三等功1次。

如今他是一名消防班长。去年2月,文家岭综合救援站投入使用后,“三点一线一中心”救援体系正式形成。因消防救援经验丰富,工作出色,他被委任负责2个点位的消防员日常带班管理工作,在他的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下,队员们更好的诠释了“听党指挥、恪尽职守、苦练本领、服务司乘”的天台山隧道专职消防大队队训。

他还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往返500余公里的路程拉开了他与孩子们的距离,却没有拉远他们彼此牵挂的心,出警收队后、体能训练之余、饭后休息时……队员们总是能看见他对着视频中孩子们憨厚的笑脸。

一、在集体利益面前,他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

时间回到2021年7月的一天。他得知,秦岭天台山隧道群即将建成通车,需要一批有特长隧道管理经验的老员工前去支援,作为一名经验丰富工作出色的消防员,他被列为支援人选。面对领导的认可、工作的需要,他毫不犹豫的填写了报名表。这一决定意味着他回家的路程从往返60余公里变成了往返500余公里。很多同事得知此事后都不理解,反复劝说“你去那么远的地方,家庭也照顾不到,你还有两个孩子,媳妇马上又要生三胎,家里更需要你照顾,你到底为了啥”。面对朋友和同事的劝说,他没有过丝毫的犹豫和退缩,但那段时间回家,看到妻子挺着大肚子辛苦照顾两个孩子的场景,他犹豫了,有几次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终于到了启程前往宝鸡的时刻,眼看事情瞒不住了,这次回家,他硬着头皮、鼓起勇气、吞吞吐吐的告诉妻子,令他没想到的是,他预想的场面不但没有发生,妻子反而安慰起他来,让他去了好好发挥自己的特长,把经验传授给更多的人,不用操心家里的事。妻子说“有我呢,你就放心去吧”。听完妻子的一番话后,他毅然决然从大城市来到了深山里,开启了人生另一段平凡而又精彩的旅程。

二、在个人利益面前,他践行了“先别人、后自己”。

从天下第一隧秦岭终南山隧道来到了建设规模世界第一的天台山隧道,一切得从零开始。身边的队友大多都是收费员、治超员、路政员转岗,部分队友是地方消防站转聘,几乎没有隧道消防救援经验。面对通车时间紧任务重的巨大压力,他和全体筹备小组人员一道,白天带班训练队伍、徒步熟悉隧道结构和消防设施,晚上开会通报筹备进展、计划第二天工作、建制度、分班组、列设备清单……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分秒必争。这样的状态从2021年8月2日一直持续到9月30日隧道群正式通车,天天如此。与他们打交道的外协单位有人说,他们疯了,干工作不要命了。这种筹备时期形成的工作状态成了后来天台山隧道人的工作常态,对杨豪来说,更是如此。在这里,他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发挥了自己的价值,他热爱自己的职业,才会心无旁骛的去干好它。通车后,他毫无保留的发挥自己的特长,除了带好班组以外,他又有了新的身份,消防讲解员。通车至今,他为前来交流学习的各类团队讲解218次,他还手把手带出了10名讲解员徒弟。在消防安全进学校、服务区、企业的活动中,每次都有它和他的徒弟们的身影。他希望通过每一次讲解,都能把隧道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出去,只要有一个人了解隧道消防知识,就能带动一家人,直至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三、在司乘安危面前,他诠释了“有我在,您放心”。

隧道内空间狭小,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救援难度大,事故后果不可估量,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隧道消防员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天台山隧道有这么一句话,“拥有安全不等拥有一切,但是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司乘的安全是天台山隧道管理中心开展一切工作的初心。通车以来,大大小小的出警救援有好多场,每次火灾事故和抢险救援他都冲在最前面,他用勇气、智慧、和经验成功应对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消防是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为了能够圆满完成每一次救援任务,他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下功夫钻研业务、学习理论救援知识。有一次一辆满载猕猴桃的依维柯小货车与前车发生追尾,到场后发现司机被困驾驶室里,整个人被死死卡住,他根据多年丰富的隧道救援经验,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合理分工,快速反应,果断处置,从事发开始15分钟内成功将被困人员解救出来送往就近医院。得救后司机对他们说,你们让我重新获得了“第二次生命”。还有一次,在天台山服务区附近,一辆大货车气罐着火,他们到场后,火势已经到了猛烈燃烧阶段,经过现场侦查发现,车辆携带的气罐发生泄漏,跟前车碰撞后起火,由于罐体内部刚刚加完气,容量比较大,此时火势凶猛,不易控制,为将事故损失降到最小,他科学预判建议临时封路,同时安排两把水枪进行火势压制,由于气罐着火需要大量水,他安排两辆水车循环扑救、就近寻找水源加水。当时正值凌晨2点左右,天下着大雨,汗水和雨水湿透了消防服,他和他的队友们眼神坚毅,势如破竹,他们的负重前行换来了广大司乘和他们家人的岁月静好。

  • 在竞赛比武面前,他展现了“勇拼搏,争荣誉”。

在今年全省组织的《陕西省首届企事业专职消防队伍职业技能大赛暨“火焰蓝”第二届企事业专职消防队伍比武竞赛》活动中,经过激烈角逐,他以卓越的领导力和出色的个人表现,带领他的团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用实际行动展现了责任与担当。

作为带训班长,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他不仅要在日常训练中严格要求自己,更要以身作则,带领队员们共同提升。在组织集训期间,他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结合每位队员的特点和优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他坚持每天与队员们一同训练,耐心纠正动作,细致讲解技巧,确保每一名队员都能掌握扎实的技能。

在训练过程中,他始终坚持“科学组训,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训练过程中的安全。他注重培养队员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鼓励大家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在他的带领下,整个团队形成了团结一心、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

在全省消防比武中,他和他的团队展现出了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出色的技战术水平。他们凭借着默契的配合和精湛的技艺,在多个项目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最终,团队以团体总分第四名的佳绩,赢得了赛事评委和对手的赞誉。

而他个人也凭借出色的表现,在全省指挥员科目综合成绩中荣获全省第五名。这一成绩的取得,是他个人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集中体现。在比武过程中,他始终保持冷静,准确判断形势,果断作出决策,展现出了作为一名优秀指挥员的素养。

他的事迹在队伍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他的努力和付出,不仅为自己赢得了荣誉,更为整个团队树立了榜样。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队员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在比武场上奋勇拼搏,为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天台山隧道管理中心,像杨豪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有故事、有理想、有情怀,他们讲团结、肯创新、懂关爱,在通车三年的时间里,他们出色表现得到了行业内的高度认可。先后得到了5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行专利,负责并参与了数项行业标准和规范的编制,与全国6所高校及科研单位联合成立了科研、实训、教学基地,大数据中心开了交通行业先河,业内反响强烈,被中国公路学会授予了“全国高速公路十大救援团队”荣誉称号等等一系列荣誉。面对荣誉,他们说,是天台山隧道给了我们发挥作用的平台,我们一定不辱使命,用鲜血和汗水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供稿:君亚妮

编辑:卢开基

 

 

 

 

(责编:lkj6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