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忆——露天电影

2024-12-17 14:05:07  来源:
分享到:

乡村记忆——露天电影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乡村,不仅物资匮乏生活贫穷,文化生活更是单调乏味。作为农村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公社文化站每年都要轮流到各个大队(现在的村委)放上几场露天电影。如果说还有什么能够在我们脑海里留下印记和回味,恐怕只有那为数不多的几场露天电影。

那个年代的乡村,除了逢年过节的时候,群众自发组织的一些调龙灯、舞狮子、荡湖船等民间娱乐表演外,日常劳作之余,基本没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唯一能让村民放松身心、感受文化气息的就是偶然一次的露天电影。一旦听说哪天晚上要放电影,那绝对是一件轰动周边的盛事,甚至会影响到邻近的几个甚至十几个村庄。那时,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为了让广大村民都能看上电影,大队(村委)干部一般都会提前好几天,甚至十天半个月在有线广播中发出通知某天某时在某村放电影。消息一出即由亲朋好友、学校学生口口相传,没出三天整个大队,甚至邻近村庄皆已家喻户晓。喜出望外的人们,特别是孩子们每天都在掐着手指计算着看电影的日子。多少年来,看电影一直是青年男女恋爱互动的一种形式。一户人家的男孩已经说好了邻村的一个姑娘,如果村里放电影的话,是第一时间要通知对方的。如果女方能够受邀而来,这自然是一种积极的信号,如果女方在再三邀约下还不肯前来,那这桩婚事恐怕就难说了。

放露天电影场地的选择也是有着讲究的,一般都会在一个大队中心位置的自然村落里。老家大队因为地域较大,为了照顾群众情绪,偶尔也会安排在东片或西片某个生产队(自然村)里放映某个场次。到了放电影的那一天,村里的人们提早便收工回到家中,烧饭、喂猪、吃晚饭,把家务早早安排停当。太阳尚挂在西天,便招呼着左邻右舍,肩上扛上一条长凳,一群人前呼后涌地向放映点走去。老远就能看见,电影场地上已经聚起了不少男女老少,看电影坐的板凳已经放满了小半个场地,没带凳子的也用几块砖头,垒起一张张简易座席,占领着观影的有利地形。一早来到场地上的孩子们也像过年一样兴高采烈满场地乱跑。放映员正指挥着两个助手把白色幕布扯挂在用三根碗口粗细的毛竹竿搭起的架子上,两根竖杆的底部埋在泥土里,顶端分别用两根绳子成八字形拉直固定在地上的铁桩上,接着把一只黑色的音箱通过滑轮上拉至一根竹竿的中间固定。社场中央放着的一张八仙台上一台放映机已经架好。设备架设完毕,放映员从那写有电影片名的铁盒里取出电影胶片,放在机器上倒片,调试电影镜头,为放映做最后的准备。

当一束灯光像探照灯似地从镜头射向银幕的那一刻,热闹沸腾的场地立马安静了下来,数百双眼睛纷纷盯着银幕上映出的一切,有好奇的孩子边挥舞着自己的双手,边向上跳跃着,好让电影的光束把手投影到白白的银幕上,眼见那手影像兔子似的在银幕上移动跳跃,更是欣喜若狂地喊着跳着。

夜幕降临,社场上的观众早已坐得满满当当。一个个不时地扭过头来,看着放映员的一举一动,急切地盼着电影早点开演。可放映员却还是一副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模样,一边慢条斯理地做着放映前的准备,一边喝着茶抽着烟,与一旁的熟人有说有笑地调侃着。不一会儿捞起袖管看着手表,发现预定放映时间已到,便打开话筒,用嘴对着呼呼地先吹上两下试下声量,然后报出当晚放映的片名。那时,放映正片前一般都要放上一两部名为《新闻简报》的纪录片,这纪录片实际就相当于现在央视的《新闻联播》,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制作,内容基本都是国家大事、领袖风采。待纪录片放完,故事片电影方才正式登场。那个时候放的电影大都是政治题材的故事片,有战争题材的,也有根据样板戏改编拍摄的。主要由八一、长春、北京、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以八一厂拍摄的战争题材居多。《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铁道游击队》《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战上海》《闪闪的红星》……随着波澜起伏的剧情,人们看得一会儿热血沸腾,一会儿泪流满面,一会儿欢呼雀跃。小兵张嘎、潘冬子也成了那一代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

有的电影看过一遍还觉意犹未尽,还要约着到附近其他大队的放映点上再去看上一遍两遍。战争故事片都很悲壮感人,剧中人物非黑即白,好人坏人一看便知,很符合孩子们纯真、善良、率直、勇敢的性格特征,片中的英雄人物也都成了人们学英雄,见行动的榜样标杆。《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龙江颂》等样板戏中那些英雄人物救国救民、视死如归、机智勇敢、坚定顽强、公而忘私的精神,曾经激励了多少年轻的一代立志为革命理想而奋斗终身。《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万泉河水清又清》《映山红》,你们各自为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要放空枪!”“高,实在是高!”“黄河黄河,我是长江,有重要情况向你报告。”“你们的炮是怎么保养的?那脍炙人口的插曲、如雷贯耳的台词,一度成为了多少人学唱、演绎的重要内容。物资匮乏,生活贫穷时代里,偶尔放上一场电影总能成为村民们一段时间闲聊的话题,使人们找到一时的精神寄托。劳累时只要一说起电影情节,便引起了兴奋,增添了干劲。懵懂的孩子们,闲暇时也会模仿电影里的一些情节,玩一些好人坏人的游戏。

那个年代里,除了放映以革命为主题的国产电影,偶尔也会放上一两部外国电影。那些电影主要来自于革命情趣相同的友好国家,朝鲜、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等。令人记忆深刻的有两部,一部是朝鲜故事片《卖花姑娘》,另一部是南斯拉夫故事片《桥》。《卖花姑娘》曾是上世纪70年代风靡一时的译制片电影,其剧本和乐曲出自朝鲜领导人金日成之手,而导演则由其儿子,后来成为领导人的金正日担任。该片讲述了村里的姑娘花妮因为父亲早亡,哥哥入狱,母亲重病,家庭生活陷入困境,而不得不采花、卖花救母、维持生活的故事。卖花哟,有蔷薇,还有金达莱……”“小小姑娘,清早起床,提着花篮到市场,走过大街穿过小巷,卖花卖花声声唱……”熟悉的台词,凄婉动人的音乐,曾经打动过无数观众的心,引起了同样过着贫困生活的中国观众,特别是农村观众的共鸣。那时,村里的人们,只要听说哪里要放电影《卖花姑娘》,无论路有多远,也无论是否看过都会跑过去再看上一遍。主人公花妮、顺姬姐妹坎坷的命运不知让心软的女人们流下过多少同情的眼泪。电影《桥》讲述的是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时,一小队南斯拉夫游击队员经过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惊险曲折的斗争,将德军撤退途中一座必经的桥梁炸毁的故事。跌宕起伏的情节,形象鲜明的人物,飞机加大炮的震慑,打动着每个观众的心。电影插曲《啊,朋友再见!》,这首已经飘过50年的歌声,现在听来仍会令人心潮澎湃。

与现在大都在影院看电影相比,当年的看露天电影也是有着不少好处的。比如室外空旷且空气清新,让人心情舒畅;场地选择灵活,可随时调整,最关键还是免费的。当然缺陷也显而易见的,比如音响效果较差,易受自然条件(刮风下雨)影响,放映质量难以把控。放电影需要用电,但那时停电对于农村来说犹如家常便饭,有时剧情正值高潮突然停电,不一会功夫人群里埋怨的、咒骂的,还有用手电筒乱射乱照的。突然停电也会导致胶片被断,影响电影情节的连续。不过,那坐得离放映机近的孩子,就有机会到一小段花花绿绿的电影胶片。第二天拿着放在眼前一幅幅地观看上面的人影,成为向小伙伴们炫耀的资本。到了晚上几个人配合着,一人拿手电筒,一人伸开胶片,对着白色的石灰墙头一起回顾着电影里的情节。

看露天电影最害怕的还有跑片。有时一部电影的拷贝要在几个地方同时放映,一个地方放完一本,专门有人等着紧急送往另外一个地方。那时跑片基本都靠自行车往来转送。一部本来不到两个钟头就能看完的电影,往往需要三四个钟头甚至更长时间。不过对于孩子们来说,看电影的乐趣并不全在电影本身。趁着跑片的空档,两人一组、三人一群玩起游戏捉起迷藏。有心急的孩子翘首蹲在村口,远远看见有黑影伴着咣啷咣啷的自行车声响越来越近,便大声给场内的人们报信来咧,来咧!随着那放映机的光柱又一次射向银幕,嘈杂的场地上方才慢慢安静下来。那时,趁着等片的空档,电影队也会见缝插针地放一些幻灯片,内容无外乎政治色彩浓烈的标语口号,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以粮为纲,全面发展!”“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如今,城市里的电影院豪华温馨,新片大片让人应接不暇,乡村里的露天电影也同样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其内容也与城市院线基本同步。再回想起小时候看露天电影的情景,不由得感叹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责任编辑:梁文建

(责编:lwj181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