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收到《薛氏族情》,心中涌动的那份热烈与亲切总让我喜不自胜,这份难以言喻的暖意里,更藏着对主编及所有刊物参与者的深深敬仰——是他们的辛勤耕耘与无私奉献,才让这份承载家族记忆的刊物得以延续。
还记得《薛氏族情》曾两度停刊,那是无数薛氏宗亲心中的失落与怅然,至今想来仍让人感同身受。而这次停刊时间最久,幸得薛秀斌宗亲挺身而出,这位有着深厚家族情怀的汉子,以新闻工作者的敏锐与知名甲骨文书画家的底蕴,毅然挑起复刊大梁。翻开刊物便能见其用心,从酷美别致的薛氏图腾青铜印排版,到四期内容里几乎难寻错漏的文字,若非倾注了百分之百的倾情与严谨,断难做到这般精致。更难得的是,家族文化题材被挖掘得丰富多彩,每篇文章、每个章节都像有股魔力,让人不由自主地读下去,字里行间都是对家族根脉的深情回望。
身为主编的秀斌宗亲,日常的忙碌与辛劳可想而知。可每次刊物发行后,他总会一遍遍牵挂着询问“收到了吗”?直到确认宗亲们都已捧读,才肯放下心来。去年我曾莅临过编辑部,看到办公桌上被退回的一摞摞《薛氏族情》心中的惆怅无法言表(有的因为手机号换了、有的收件地址变了、有的可能因故离世无法联系),想起这次因我个人疏忽造成的麻烦,至今仍满心愧疚——我竟忘了将停用的手机号从发行登记处更新,导致刊物三次从陕西渭南退回吕梁编辑部,给本就繁忙的他添了额外的困扰。当终于收到刊物时,百感交集涌上心头,这份因自己失误带来的不安,让我必须郑重向秀斌主编道一声:“对不起,让您费心了!”衷心期盼《薛氏族情》能在大家的守护下越办越好,真正成为联结天下薛氏宗亲的纽带、寻根问祖的港湾,让家族情谊在代代相传中愈发紧密深厚。更愿薛氏家族人才辈出,文武栋梁绵延不绝,以家族兴旺助力中华振兴——这既是所有薛氏宗亲的心愿,也是这份刊物承载的滚烫初心。
图文:薛刚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