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市强力推进乡村振兴纪实
图为遵化市团瓢庄乡山里各庄村乡村振兴综合体项目油菜花海现场。千亩油菜花已进入盛花期,金色花海与蓝天、白云、青山、红瓦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迷人的乡村田园画卷。周永 摄
初夏时节,行走在遵化市农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整洁干净的乡村道路,一个个多姿多彩的村容村貌,一处处忙碌的田间劳作场景,犹如一幅幅油墨画,铺展在阡陌大地上,诠释着农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近年来,遵化市认真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和常态长效,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美、生活环境美、人文内涵美、社会和谐美、百姓生活美”的乡村振兴之路。
产业兴旺,让农业有劲头
板栗林中,农民忙着管护作业;蒜黄大棚基地,村民们有序育苗、收割、运输;麦田里,农民在地尾浇灌“麦黄水”……从5月开始,遵化广大农民群众更加忙碌了起来。
“感谢乡政府农技人员为我们提供技术指导,今年板栗丰收我们心里更有底了。”眼下,京东板栗即将迎来花期,也是板栗病虫害的多发时段,遵化市侯家寨乡侯家寨村栗农杨术敏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对自家60余亩板栗树进行了病虫害防治作业。
作为“京东板栗”的主产地之一,遵化市通过加强政策引导、龙头带动、品牌推广、科技支撑等措施,推动板栗产业不断向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目前,该市板栗种植面积达37万亩,拥有各类板栗加工企业70余家,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5%,形成了较为完整、独具特色的产业链结构,带动了6万余户栗农增收致富。
而在城区南部的朱山庄村,呈现的是另一番忙碌景象:利用冷库储存蒜种,人为控制蒜种发芽,让种植户一年四季栽培蒜黄。朱山庄村栽培蒜黄已有30年历史,是远近闻名的蒜黄生产基地。为形成规模效益,遵化市大力推广经验做法,由“一村一品”发展到“多村一品”,目前该市蒜黄大棚已达2600余个,年产量1500万公斤,产值突破2亿元。
近年来,遵化市牢牢把握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做优做强现代农业,已培育形成37万亩有机板栗、22万亩优质鲜果、14万亩绿色蔬菜、100万头瘦肉型猪、2500万只高效肉鸡、3亿棒绿色食用菌六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一村一品”示范村占比达到51.2%,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3家。
今年,遵化市继续秉承以工业思维抓农业促民增收的思路,进一步壮大食品加工特色产业集群规模,加快中农批·京东(遵化)农产品智慧物流园、栗盈食品等25个重点项目建设,通过争创“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举措,进一步提升促民致富能力。
发展旅游,让农民有奔头
“贾书记,这么早又去施工现场了?”5月27日清晨,遵化市山里各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贾泽林一早走出家门,来到每天必去的乡愁作坊街区施工现场。
查看工程进度、提出整改意见、询问存在问题……在施工现场,贾泽林仔细查看每一处施工细节,以精益求精的态度融入项目建设细节,一座座百年老宅组成的古朴文化街区效果初现,与淳朴自然的村庄环境相得益彰。
2020年,唐山文旅集团被山里各庄村的发展环境所吸引,与其合作打造总投资50亿元的山里各庄乡村振兴综合体项目,为山里各庄村乡村游迈向新高度注入了“源头活水”。该项目主要建设千亩稻田画、乡愁文化艺术街区、宠物体验小镇、场景化餐饮综合体、乡村民宿院落街区、农产品种植采摘基地、康养地产等精品文旅项目和配套基础设施,打造个性化、艺术化、高品位、高质量的乡村康养旅居地。
2021年10月,稻梦庄园综合体项目甫一完工就接待游客45万余人次,为山里各庄及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人均增收5000元。仅10天时间,唐山文旅山里各庄成为城市景区排行榜第一,抖音热搜榜第一。
“我们正在打造的是乡愁作坊街区集传统美食和手工技艺加工、体验、销售于一体,未来我们还要打造功能丰富、体验感强民俗艺术街区,主要包括精品民宿、艺术酒吧、网红图书馆等文化生活和网红艺术业态,带动农民创业增收。”说起村里的建设和未来产业布局,贾泽林如数家珍。
品地道小吃、住精品民宿、购农副特产、赏乡村民俗、体验农作生活,渐渐成为山里各庄村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
不只是山里各庄村,近年来遵化市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路径,大力发展休闲旅游、观光采摘、农家乐等业态,高标准建设省级古泉小镇乡村振兴示范区、唐山市级民族团结进步乡村振兴示范区,打造金融街古泉小镇、碧桂园恋乡小镇、南山常乐谷等乡村旅游点位,推动“乡村度假”与“乡村生活”共同发展,极大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生态宜居,让农村有看头
美丽乡村带来了美丽生活。宽敞整洁的柏油路、错落有致的绿化景观、主题鲜明的文化墙,以及和睦广场上不时传来阵阵歌声、笑声,构成了一幅美丽乡村的幸福生活画面。
谈起这几年村里的变化,遵化市平安城镇刘官屯村的村民们不由得称赞:“环境干净了,日子更美了,住在农村也可以很幸福!”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像刘官屯村这样魅力无限的宜居乡村,在遵化市已经越来越多。
为确保美丽乡村“常治久净”,遵化市制定出台了《遵化市城乡环境卫生治理责任分工》和《遵化市城乡环境卫生治理考核办法》,紧盯问题抓整改、以点带面抓提升、健全机制抓巩固,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全市乡村振兴推进观摩会,奖优罚劣压实工作责任,推动农村环境由重点示范向全域提升,由净化保洁到绿化美化,再到挖掘文化、打造特色的全面升级。
今年,遵化市还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纳入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在全面推行乡村清扫保洁市场化运作基础上,以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达100%,并通过开展农村改厕、垃圾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农村主街主路质量提升、省级美丽乡村创建等系列集中整治活动,不断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不仅改变了生活环境,也改变了群众的精神面貌,凝聚了合力、释放了正能量。在整治过程中,该市各乡镇各村都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涌现出了10余万名志愿服务者,人人争当志愿者、人人以志愿服务为荣成为了社会新风尚。
(责编:xiao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