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知识与陪伴点亮农村留守儿童暑期的心灯——2025年太仓市爱心人士苏北公益助学纪实

2025-08-01 16:01:31  来源:热搜排行榜·中国
分享到:

用知识与陪伴点亮农村留守儿童暑期的心灯

——2025年太仓市爱心人士苏北公益助学纪实

杜  耀

2025年7月2日至11日,“忆起行公益助学夏令营”从江苏苏州太仓市到江苏徐州睢宁县邱集中心小学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来自太仓的“忆起行公益助学夏令营”志愿者团队,组织邱集中心小学、王林小学和碾盘小学的75位学生参加了为期10天的夏令营活动。公益助学志愿者们用知识浇灌梦想,用陪伴温暖童心。

 

不止于课堂的“成长课程表”

本次公益助学夏令营活动,前后有二十多位志愿者陪伴这些孩子度过了丰富多彩、令人难忘的10天夏令营生活。志愿者为他们量身定做“文化+兴趣+实践+科普知识+思维拓展+红色教育”的立体课程。变化多端的叠杯、美术、急救、科学与艺术、AI、诗歌朗诵、农耕实践、湿拓画等丰富多彩的课程,极大丰富了夏令营的活动内容。这些课程都是志愿者老师精心编排,认真准备的成果。

“忆起行公益助学夏令营”组织孩子们到徐州进行研学活动。同学们在中国矿业大学,参观了中国矿业大学文博中心,了解百年矿大的演变史;通过“地质勘探”了解“石头里藏着的地球的秘密”;在物理教学实验中心,有趣的力学、热学、电学、光学等实验,让同学们感受到“未知”照进“日常”的过程。在军事特训基地,孩子们进行射击打靶训练、心肺复苏操练以及团队协作训练。

江苏太仓一群大爱无疆的公益助学志愿者在这条路上已经走过了七年的历程。

用真情铸就成长接力棒

除了文化课,志愿者更注重陪伴式教育。每天清晨他们陪着孩子们在操场上军训、跑步;傍晚组织趣味活动。“我们就是想让这些孩子在纪律训练时学会担当,在科学认知上学会钻研,在动手实践上学会创新,”带队的何晓婷校长说,“这些留守孩子,更需要陪伴、沟通、交流、互动、理解、温暖与关爱。但愿我们的无偿付出,能够完成志愿者们的美好愿望,也能圆孩子们各自梦想与所求。心手相连,共筑未来。”

为爱跨越千里的十日约定

从太仓到睢宁邱集中心小学,单程五百公里,要六、七个小时的车程。为爱跨越千里的十日约定,让志愿者们忘记了疲劳。

入营的前几日,孩子们由新鲜、激动到后来的有些倦怠。志愿者老师及时商量对策,逐个做孩子们的心理疏导工作,让孩子们增强自信心,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团结进取、发奋图强,一面树立团队精神,一面调整个人心态,在坚持过程中检验自己的意志力。

孩子们除了在夏令营中学习各种知识之外,夏令营注重孩子们动手能力的培养、音乐素质的提升。孩子们学会了坚韧、坚持与坚信!这对一个人的成长大有裨益。

10天的夏令营转瞬即逝。志愿者团队负责人何晓婷在夏令营结营活动时对家长们提出建议:“家长不能仅仅注重孩子们的吃喝拉撒睡,更要关注他们良好的品格的形成,良好习惯的养成,良好的适应挫折的能力生成。现在多费一份力将来多省十分心。”

多方力量集结为孩子添上温馨的底色

这支跨区域公益助学夏令营的队伍,用脚步丈量城乡的距离,用爱心缩短心灵的鸿沟,让知识的光芒与陪伴的温度在这个盛夏里更加耀眼、更加清凉与舒心,也把关爱的接力棒和千里之约的承诺向留守儿童们展示。这带着体温的亮光点燃了每一个农村留守孩子的心灯。

忆起行公益助学夏令营”骨干、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叶军说,太仓“忆起行公益助学夏令营”,从开营前期资金的筹措、各种捐赠物资的准备,到课程设置、科目选择,再到时间安排与课时统筹,志愿者团队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只为确保公益助学夏令营各项工作能够顺利推进,以期取得圆满的成果。

叶军老师忙前跑后地为大家拍照,将夏令营的精彩瞬间化作永久的记忆……陪伴这些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让这些孩子们感受到爱心人士的温暖以及社会的关心。

培根就是为了铸魂

除了上述的这些活动,志愿者还通过家长里短的故事探讨人生的意义,生命的智慧,屏幕内外的世界。例如与孩子一起探讨城市马路的红绿灯与农村小路的规矩有啥不一样,队列里的脚步为啥合在一起才能有力量?庄稼细分的品种在哪个季节怎样分辨?

“我们做的其实很平凡,就是想用大家的一点力量,让这些孩子的暑假更充实、更快乐。”负责夏令营的何晓婷校长说:“知识能打开眼界,陪伴能温暖心灵,希望这盏灯能一直亮在他们心里,照亮这跨越千里持续七年的爱心接力路”。这就是一群太仓人为苏北乡村留守儿童跨越千里无私奉献的大爱。

他们反复打磨课程设计,只为给孩子们带来最生动的课堂;他们带着知识的火种与温暖的陪伴,希望给留守儿童们开启一扇打开世界的窗;他们带领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用画笔勾勒梦想的轮廓;成长路上的萤火,照亮孩子们,让他们发现更大哦世界;让我们以爱为笔,以热情为墨,一起写下属于志愿者与花季少年的孩子们的精彩故事吧。

亲爱的太仓善良的志愿者们,感谢你们对孩子们的无私奉献!

孩子们已经开始期盼着来年的相聚!

(作者为中国区域发展杂志江苏站长)

 

(责编:dfy001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