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3月25日下午,由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主办,秦学书院、各界导报社、陕西省政协文史馆共同承办的“三秦文化大讲堂第二讲”在陕西省政协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以“中国当代主流文艺传统中的陕西经验”为主题,来自文化界、文艺界、学术界等5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由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解莉芬主持。她在致辞中表示,陕西作为中国当代文艺思想的重要发源地,孕育了延安文艺座谈会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事件,培养了众多享誉全国的文学艺术家,在推动中国主流文艺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主讲人李震教授,现任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陕西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以扎实的学术研究成果与生动的历史实例,带领与会者深入理解了陕西经验对中国当代主流文艺传统形成的深远影响。他指出,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发表的一系列文艺讲话,陕西一直是中国主流文艺发展的重要实践基地和精神高地。
讲座详细阐释了“陕西经验”的内涵与价值。李震教授认为,“陕西经验”的核心在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精神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形成了如柳青《创业史》深入农村14年,路遥《平凡的世界》真实描绘中国农村改革进程,陈忠实《白鹿原》深入探讨民族传统文化变迁等经典作品。“陕西经验”也体现出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以及向现代化转型的自觉探索,具体表现在长安画派的艺术主张、赵季平等音乐家对传统音乐与现代元素的结合以及陕西电影《老井》《秋菊打官司》等享誉国际的佳作之中。
此外,李震教授还提到陕西文坛当前面临的“断代”问题,并结合近年来陕西文学界多位作家艺术家英年早逝的严峻现状,建议年轻一代的陕西作家艺术家应在传承陕西经验基础上,不断创新,以回应新时代民族复兴与现代化强国建设所提出的新要求。
讲座后的互动环节中,与会人员围绕如何在新时代延续陕西文艺传统、如何应对新兴媒介环境对文艺创作的巨大影响等具体话题展开深入交流,进一步拓宽了与会者对文艺创作新趋势的理解。
此次活动充分彰显了陕西文艺的厚重历史与鲜明特色,同时也积极探索了未来发展路径,为持续推动陕西文艺创新、助力地方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启迪。
(视频、图片:马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