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褪去了盛夏的燥热,洒在校园的种植园里,暖得刚好。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带着锄头、蒜种、农药喷雾器和地膜,开启了一场以“种蒜”为主题的秋种实践,在翻土、播种、打药、盖地膜的一系列劳作中,解锁了课本外的成长密码。
第一步是整理蒜种、深耕土地。我们先把饱满的蒜瓣按大小分拣整齐,剔除破损、干瘪的蒜瓣,确保每一颗种子都带着蓬勃的生命力。拿起小锄头深耕土壤时,才发现硬邦邦的土地需要巧劲,我们两两配合,一人翻土,一人捡拾石块、拔除杂草,把土地整得松软平整,再划出行距均匀的浅沟,为蒜瓣安家做好准备。
播种环节充满了认真与期待。我们沿着浅沟,将蒜瓣尖端朝上,按照老师教的“两指间距”依次摆放,白胖胖的蒜瓣排着整齐的队伍,像一个个等待破土的小战士。放好后,再用锄头轻轻覆上一层薄土,用脚轻轻压实,生怕力度太大伤了蒜瓣,又担心太松保不住水分。

接下来是打药防虫,这可是个技术活。老师先仔细讲解了农药的稀释比例和使用方法,反复强调安全注意事项——要顺风喷洒,避免药液溅到身上,喷完后及时洗手。我们轮流握住喷雾器的手柄,按压、摆动,让细密的药雾均匀落在土壤表面,为蒜瓣筑起一道“防护盾”,抵御地下害虫的侵袭。看似简单的喷洒,却要注意不重喷、不漏喷,大家屏着呼吸,认真完成每一片土地的防护工作。

最后一道工序是盖地膜,这是保证蒜种顺利发芽的关键。一人拿着地膜的一端固定,其他人顺着种植行慢慢拉动地膜,让它平整地覆盖在种好蒜的土地上,再用泥土压实地膜的边缘,防止被风吹起。阳光透过透明的地膜,照在湿润的土壤上,仿佛能看到蒜瓣在底下悄悄扎根、酝酿生机。有同学不小心把地膜戳破了,大家立刻用泥土细心修补,不放过任何一个小漏洞。
劳作结束时,汗水浸湿了衣角,手上也沾了泥土,但看着整齐的蒜田、覆盖完好的地膜,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场秋种实践,让我们亲手体验了种蒜的完整流程,学会了打药、盖地膜等实用技能,更懂得了“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深意。每一颗蒜瓣的摆放,每一次药液的喷洒,每一寸地膜的覆盖,都是对生命的守护,对收获的期盼。
如今,我们每天都会跑去种植园看看,盼着蒜芽能早日顶破地膜、探出绿脑袋。这段秋种的经历,不仅在土地里播下了蒜种,更在我们心中播下了劳动的快乐、责任的种子,让我们在耕耘中懂得坚持,在实践中收获成长。
供稿:祥符区刘店乡黄河新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