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城北区陶园小学:鸿志领航,共探生态教育新境界

2025-04-01 15:58:00  来源:原创
分享到:

三月春光盛,教育新生态共筑正当时。3月26日,曹正鸿名校长成长工作室扬帆起航,齐聚西宁市城北区陶园小学,开展以“鸿志领航,共探生态教育新境界”为主题的研修活动,旨在以“鸿志”为帆,以“生态”为舵,共赴一场关于生命、自然与教育的深度对话。

鸿志启航--生态教育的实践智慧。活动伊始,工作室主持人曹正鸿校长以《陶园小学生态教育实践汇报》为题,以学校“高原种子生长”特色课程为例,介绍构建“生态+”课程体系,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与校园文化,打造“行走的生态课堂”。并强调工作室将以“生态教育”为核心理念,聚焦城郊农村学校学生核心素养培育,通过“课题引领+实践浸润+品牌建设”的模式推动教育创新。曹正鸿校长的分享既有理论高度,又充满教育温度,为工作室成员提供了生态教育的“方法论”与“价值观”双重启迪。

       高原种子的生命礼赞--探秘种子博物馆。工作室成员围绕“如何将生态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如何利用本土资源构建特色课程”等议题展开研讨交流,一致认为生态教育的进一步研究需形成“理论研讨—资源开发—实践反馈”的闭环研修机制。

随后,跟随曹正鸿校长的脚步,工作室成员走进学校的“种子博物馆”,开启一场与生命奇迹的邂逅。展馆内陈列着300余种高原特有植物种子,从耐寒的红景天到顽强的高山蒿草,每一粒种子都是高原生命的缩影。

曹正鸿校长深情讲述“种子精神”——“深扎根、耐寂寞、抗风霜、待春华”。一粒种子如何在极端环境中蛰伏、破土、绽放,恰似教育者坚守初心、静待花开的育人情怀。

  大美青海·生态画卷——影像展廊的视觉盛宴

在学校的“爱家乡--青海生态影像展廊”,一幅幅摄影作品将三江源、青海湖、祁连草原的壮美生态铺陈眼前。黑颈鹤翩跹起舞、藏羚羊奔腾旷野……镜头定格高原生灵的灵动瞬间,诠释“万物各得其和以生”的和谐之道。 

    共话未来——生态教育的破界与融合。研讨环节,工作室成员围绕“生态教育的校本化实施”展开头脑风暴。针对课程创新,提议依托“高原种子特色课程”,融合科学探究、艺术表达与工程实践。针对跨域联动,倡导建立“青藏生态教育联盟”,共享资源、共办研学,让生态教育突破地域边界。针对评价变革,探索“绿色成长档案”,记录学生生态行为、环保贡献与自然情感,让评价更具生命温度。

 曹正鸿校长总结说:“生态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价值观的塑造。我们要做种子的播种者、自然的代言人、未来的守护者。”

 “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最后,本次研修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但教育的探索与追求永无止境。从高原种子到生态景区,从理论研讨到实践探索,工作室的成员们以脚步丈量生态之美,以思考凝聚教育智慧。未来,城北区陶园小学将继续以“鸿志”为帆,在生态教育的长河中破浪前行,共同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责编:fsd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