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对公司廉洁风险进行排查,梳理出权力行使、制度机制、思想道德等方面廉洁风险点21个,逐一细化防范措施33条……”不久前,贵州省黔西南州纪委监委派驻州国资委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到辖区某州管国有企业开展监督检查,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前,州纪委监委通过监督检查、案件查办等渠道,发现该公司管党治党不力、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以权谋私等问题后,在严肃查处违纪违法人员的同时,通过工作提示、专题会商等形式,督促公司党委狠抓作风整肃,推动举一反三、建章立制、补齐短板。
今年以来,黔西南州纪委监委制定《关于加强州级部门(单位)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纵深推进“不能腐”的实施方案》,推动州级部门(单位)把制度建设贯穿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全过程、各方面,统筹开展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滋生蔓延。
“我们要求州级各部门(单位)将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与巡视巡察反馈意见整改、以案促改等工作有机统筹起来,紧盯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单位)、重点岗位,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岗位风险防控为基础,以强化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为重点,着力构建廉洁风险防控机制,推动全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州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实践中,该州纪委监委综合运用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与部门(单位)党组(党委)会商等方式,督促州级各部门(单位)深入剖析本部门、单位、系统近年来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件,全面排查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廉洁风险,梳理形成廉洁风险隐患清单。推动聚焦权力行使、制度机制、思想道德等风险隐患,紧盯政策制定、决策程序、审批监管等关键权力,围绕授权、用权、控权等环节,认真分析廉洁风险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分类制定和优化风险防控机制措施,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贵州省纪委监委 || 责任编辑 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