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2024-08-28 18:41:19  来源:
分享到:

初中语文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焦洁)精彩的课堂离不开预设,也离不开生成,没有预设,课堂教学就会失去方向,偏离目标,成为没有航向的小船,随时有触礁的危险;而没有生成,课堂教学也就成了一潭死水,激不起半点涟漪,教学也失去了应有的魅力与乐趣。

       生成不是无本之木,它源于预设,是对预设的丰富、拓展、延伸、超越。所以,导学案的设计必须体现开放性,必须充分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为生成留出空间和可能,对于学生可能出现的生成,教师完全可以预料到,并且可以通过在导学案中精心设计的问题加以引导,有效减少学生低水平和可预知的“生成”,激发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

       在《满腔热血已经沸腾》这节课的导学案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如何看待周久义的死?有人认为他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责任,令人敬佩,也有学生认为他轻易放弃生命,令人扼腕。这些观点在备课的时候我已经充分预计到了。就在我即将做总结时,一个学生语出惊人:“我觉得周久义太傻了!西圩堤被冲垮是天灾,根本不是他能控制的,他不用负什么责任。”一石激起千层浪。另一个学生立刻反驳:“他是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西圩堤被冲垮,村民财产受损,两个村民被洪水冲走,让他觉得无颜面对乡亲们,所以以死谢罪!”

       两人争论不休。我马上意识到,这正是学生两种价值观的冲突,我必须正确引导。我没有急于做出评判,而是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学生,让他们再讨论:如果你是周久义,你会怎么做?

       学生们讨论得很认真,也比之前更加深入,最后基本达成了一致。我在总结时说:“周久义的死,震撼了我们每个人,让我们每个人都禁不住问自己:面对责任,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是担当还是逃避?或许他轻易放弃生命的做法不值得我们效仿,但他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值得我们每个人敬佩。”

       其实,面对课堂中的“意外”,教师不必惊慌失措,更不应简单否定,因为,即使是错误的生成,也是学生思考的结果,它只是学生对一个问题的认识还不正确而已,教师要做的恰恰就是要引领学生走出误区,探索真理。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细心揣摩,就一定能够设计出科学有效的导学案,将课前的预设与课堂的生成和谐地统一起来,提高教学的效率。

 

 

(责编:zcf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