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新声:诗词知识讲座点亮文化传承之光

2025-08-24 00:42:00  来源:本网原创
分享到:

未央馆里聚诗俦,雅韵传薪意自稠。

许老开坛谈格律,群贤倾耳解疑愁。

平仄细剖黄鹂句,对仗深析蜡炬讴。

昔日迷津今始渡,古韵新声满雍州。

2025年8月19日,在陕西西安市未央区文化馆,一场别开生面的诗词公益知识讲座吸引了众多诗词爱好者齐聚一堂。此讲座由西安诗词学会诗词教育部联合西安诗词学会老年工作委员会、西安对外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未央区文化馆共同举办,旨在进一步提升会员的诗词创作水平,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讲座特别邀请到西安诗词学会顾问、著名诗人、作家、西安诗词学会老年工作委员会主任许铭老师担任主讲,为大家带来《格律诗的语法》这一专业性与实用性兼具课程。格律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体裁,以其严谨的格律、和谐的音韵和丰富表现力,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地位。然而,其复杂语法规则和创作技巧,也让许多诗词爱好者望而却步。许铭老师凭借深厚学术功底和丰富创作经验,深入浅出地剖析格律诗的语法奥秘,为学员们拨开迷雾,引领他们走进格律诗的美妙世界。

许铭老师从格律诗的基本概念入手,详细介绍了绝句、律诗等不同类型格律诗特点和区别,让学员们对格律诗的体系有了清晰认识。在讲解平仄规则时,许老师结合大量经典诗作,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通过对诗句中每个字平仄分析,让抽象的规则变得具体可感。他强调,平仄的运用不仅是为了满足格律的要求,更是为了营造诗歌的音乐美,使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对仗是格律诗语法中又一重点和难点。许铭老师通过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经典对仗句解读,阐述了对仗种类、要求和技巧。他指出,对仗不仅要在词性、结构上相对,更要在意义上相互映衬、相互补充,形成一种对称美和意境美。同时,许老师还提醒学员们,对仗要避免生搬硬套和刻意为之,要自然流畅,服务于诗歌的整体意境表达。

学员们积极提问,就自己在诗词创作中遇到的语法问题与许铭老师进行交流探讨。许老师耐心解答,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现场气氛热烈,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一位学员感慨道:“以前写格律诗时,总是对语法规则一知半解,写出来作品总觉得差点味道。听了许老师讲座,真是茅塞顿开,收获满满。”

这次诗词知识讲座,不仅为诗词爱好者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搭建了一个重要平台。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以简洁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传递着千年文化基因。通过举办这样的讲座,让更多的人了解诗词、热爱诗词,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对于文化传承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未央区文化馆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举办这类型活动,邀请更多的专家学者前来授课交流,为文化爱好者提供更多学习和提升机会,让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古韵新声传遍古城西安的每一个角落,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相信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诗词这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将在中华大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光芒,照亮人们精神世界,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编辑:沅谕】

(责编:lwq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