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咏春拳发源地有感

2025-02-21 09:53:01  来源:热搜排行榜.中国
分享到:

2025年2月19日上午,阳光穿透春日的薄雾,洒在我们归乡的路上。我与同窗王秀平,陪伴着自香港归来的老同学郑宝英女士,一同踏上了前往她魂牵梦绕的故乡--福建省福清市东张镇少林村东坪院自然村的旅程。这里,被誉为咏春拳的发源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初入东坪院,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荒凉景象。房屋大多已倒塌,残垣断壁间透露出岁月的沧桑与历史的痕迹。然而,在这荒凉之中,沿途的风景却如同一幅精致的水墨画,令人心旷神怡。树木茂盛,郁郁葱葱,仿佛是大自然对这片曾经辉煌的土地最后的慰藉。阳光透过树梢,斑驳地洒在蜿蜒的小路上,给这片荒凉之地增添了几分温暖与希望。山间薄雾缭绕,更添了几分神秘与仙气,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随着脚步的深入,我们的心情愈发沉重。每一步都踏着回忆,每一景都触动心弦。尽管眼前景象荒凉,但这里依旧是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继续前行,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座纪念碑,上面刻着“南少林咏春拳创始人朱红梅——五牧师太纪念碑”。这座纪念碑的矗立,瞬间唤醒了我们对这片土地的敬畏与敬仰。东坪院,这个曾经见证五枚师太传奇一生的地方,如今已成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地。

五枚师太,这位文武双全的传奇女性,一生致力于弘扬少林文化。在这里,她不仅研习拳法,更将咏春拳的精髓传授给众尼,旨在通过武术达到强身健体、施医济世的目的。她的卓越武术造诣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武术遗产。在东坪院这片土地上,她不仅留下了拳法的痕迹,更留下了对武术的热爱与执着。

据族谱记载,东坪院尼庵始建于北宋神宗辛亥年间(公元1027年),尼庵规模宏大、风水绝佳,被誉为莲花宝地。自清朝顺治乙酉年(公元1645年),亡明郡主朱红梅遁逃南下,入东坪院尼庵为尼,并在此传授咏春拳。她以超凡的武艺和慈悲为怀的精神,赢得了众尼和乡里的尊敬与爱戴,被尊封为“五牧师太”。尼庵几经兴衰,但五枚师太的传奇故事却代代相传,成为咏春拳历史上的重要篇章。

走进东坪院,我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五枚师太当年的风采与武术的魅力。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在诉说着那段传奇的历史。我们不禁驻足沉思,感慨于五枚师太的功绩与武术精神。对于武术爱好者来说,东坪院无疑是一个朝圣之地,一个探寻武术真谛的起点。

如今,咏春拳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目前在全球有近千万名练习者,遍布五大洲近八十个国家‌和地区。2014年,咏春拳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咏春拳注重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战术,强调防守严密、攻守同时的技巧,深受世界各地练习者的喜爱。

让我们铭记五枚师太的功绩,传承和发扬她的武术精神,让咏春拳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同时,也希望东坪院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成为武术文化与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让这片曾经辉煌的土地再次焕发生机与活力,成为武术爱好者心中的圣地。

此次东坪院之行不仅是一次对故乡的深情回访,更是一次对历史的深刻追溯与文化的深入探寻。我们在这里感受到了咏春拳的博大精深与五枚师太的传奇魅力,也更加坚定了我们传承与发扬武术文化的决心与信念。愿咏春拳这一中华瑰宝能够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2025年2月19日福清陈振文书于东坪院)

(责编:yrj5274)